來源:(中國青年網)
一個鎮域該如何留住不斷發展壯大的本土“明星企業”?營商環境打造如何著力?在廣東力推“百千萬工程”的當下,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的作為,為更多鎮域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“樣本”。
6月6日,里水鎮舉行專精特新產業園項目集中落地儀式,協議出讓230畝土地,用于綠智電機、聚陽新能源、涂億科技、美爾鑫4家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“小巨人”企業高而美增資擴產,項目總投資額達58億元。
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,本次5家增資擴產企業雖均為里水本土企業,但它們早已將發展的“枝干”拓展到全國甚至全球。美而鑫在長三角、珠三角廣泛布局、涂億科技工廠建設遠至阿爾及利亞、綠智電機在全國擁有8家子公司……
專精特新企業不斷發展壯大,為何仍紛紛選擇將新總部、研發中心留在里水?
“里水一直靠周到而高效的服務贏得企業的心。”里水鎮黨委書記鄧秀娟說。本次里水創新性將國有工業用地交到實業家手上,就是里水發展、服務實體經濟決心和魄力的一個縮影,里水總會想方設法為企業排憂解難。
作為工業總產值連續七年超千億的工業大鎮、廣佛同城橋頭堡,里水始終堅持“制造業當家”。今年以來,里水已為鎮內6個增資擴產項目供地246.8畝,同比增長99%。而近十年,里水已為34家本土企業增資擴產合計供地1550畝。
從力保產業用地到力推專精特新企業轉型升級,從建設“益曬你”企業服務站到出臺促發展“五十條”,里水“有求必應,無事不擾”、政企攜手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營商理念,持續吸引著里水企業留下,并在不斷向往釋放“戰新”吸引力。

(5家企業簽約集中落地 主辦方供圖)
專精特新等高成長企業蓬勃發展
“本次順利拿地對我們來說可謂解了燃眉之急。企業計劃投資15億元,建設智能化生產車間以及研發中心等。”佛山市南海區綠智電機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吉星說,綠智電機每月訂單已達700萬臺,但企業每個月只能交付500萬臺左右,增資擴產迫在眉睫。
徐吉星介紹,綠智電機成立于2015年,經過九年沉淀、積累,已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。1-5月,綠智電機營收增長53%,仍有不小增長空間。按照規劃,企業未來8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50%。
綠智電機是里水鎮專精特新企業等高成長企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。這背后,是里水鎮委鎮政府長期以來大力扶持企業發展,通過實施“高質量企業服務網格化”機制、成立服務企業發展專班、構建“精準、便捷、高效”企業服務管理體系等方式,大力提升里水科技企業的發展規模和質量。
截至2023年,里水已開設“專精特新”企業服務專班、“高企”培育服務專班、產業用地供應服務專班等8大專班,企業服務、投訴兩條熱線為企業提供服務,助力實現馬上兌現、年底沖刺、力爭明年增效、一管三年的目標。
今年來,里水又加速建設“益曬你”企業服務站,針對重點企業、項目以及高層次人才,推出“123”幫辦代辦服務模式,建立全流程、精準化“一對一”幫辦代辦服務機制,為企業量身定做上門辦、就近辦、專場辦、視頻辦等特色服務,實現政務服務向產業園、行業協會、熱門商圈、產業鏈的輻射和延伸,全力支持企業發展。
在里水的全力促經濟、助企業下,2023年,里水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7.8億元,全鎮工業總產值1467.4億元,各類市場主體達8.05萬戶,同比增加29.84%;其中工業企業數量從7800戶增長到8400戶,增速達7.7%。截至目前,里水鎮擁有各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121家,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3家,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8家。
隨著這些高成長、高科技企業不斷發展、壯大,它們不僅對擴張產能,更對提升數字化、智能化水平提出了強烈需求。
“隨著國家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,公司主營業務粉末涂料發展迎來機遇。公司去年營收增長19.8%,進一步發展亟須數字化升級降本增效,但現有的廠房過于老舊分散,難以滿足企業數智化升級的需要。”涂億裝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延軍說,為搶抓行業發展機遇,企業計劃投資5億元,在里水打造全鏈條數字化的粉末噴涂生產基地,使人力成本減少60%,效率提升3-5倍,預計里水基地產值將在三年內從2億元提升到5億元。
有同樣轉型升級需求的,還有高而美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家良。“本來我們很擔心‘三舊改造’會征用我們的地塊,前幾年想升級生產線也不敢動,這次簽約讓我們吃下了‘定心丸’。”陶家良說,購地后,企業計劃投資10億元,不僅會對新工廠進行數智化升級,還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,在實驗室建設、高分子恒溫新材料研究等方面發力。

(5家企業與里水鎮委鎮政府座談交流 主辦方供圖)
打造首個專精特新產業園
面對企業購地擴產的強烈訴求,如何在寸土寸金的里水盤整出新土地?
“有恒產者才有恒心,里水必須把土地交到實業家手上,并且是連片成塊的土地。”里水鎮黨委書記鄧秀娟表示。為此,針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用地需求,里水創新探索產業鏈供地新模式,對產業鏈關聯項目涉及的多宗產業用地實施集中供應。未來,里水還要持續給本土企業供國有地。
為賦能專精特新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,里水打造了首個專精特新產業園,占地面積達584畝,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、新型生物醫藥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戰新產業,重點對接珠三角、長三角等地區的專精特新企業及本土高成長企業,打造專精特新企業集聚區,本次簽約落地的5家企業均落戶該園區。
聚陽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陳道表示,“里水的營商環境非常好,我去年3月提出增資擴產需求,年底就給我供地了。”李陳道說,企業車間分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他,此次拿地面積約16畝,未來將建成聚陽佛山新總部基地,建設智能化生產車間、數字化立庫、數字化研發檢測中心、總部辦公大樓等,建成后預期年產值超6億元。
徐吉星也認為,“里水是民營企業發展的熱土,辦事高效、政策貼心,對企業服務可以說是‘扶上馬再送一程’。因此企業才期望繼續留在里水發展。”
優越的營商環境成為企業成長、壯大后仍選擇留在里水的重要原因。近年來,里水堅持構建“親”“清”新型政商關系,推行“有求必應,無事不擾”新理念。
“從企業落地投產速度也可以窺見‘里水態度’,里水辦事效率極高。不少地方引入企業落戶辦理各種手續需要耗時6個月左右,這里存在非常大的等待成本和效率損失。”佛山市南海美爾鑫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玉軍說,而在里水,美爾鑫辦理落地手續有望縮短至15天左右,辦事效率提高了數倍。
王玉軍表示,隨著智能家電產業發展,觸摸屏需求大漲,美爾鑫早前已切入該市場,訂單增長迅猛。購地后,企業計劃投資25億元,建設智能化生產基地、研發大樓等,并將灣區各地分散產能整合到里水,達產后預計產值達6億元,明年有望增至10億。未來,美爾鑫還將發力新能源電池膠水等高附加值產業項目。
王玉軍的感受不是個例。2023年以來,里水行政服務中心聚焦企業、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積極創新行政審批模式,不僅將辦事效率一再提速,還以“1+3+N”賦能人才發展,為制造業當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,更推動政務服務向村(社區)縱深推進,首創政務服務“無休日”模式,切實增強企業辦事的獲得感。
2023年,里水行政服務中心共為60家企業提供代辦服務累計138次,2024年1-4月為22家企業提供代辦服務累計64次。人才服務方面,為64位企業高管及人才提供出入境辦理綠色通道服務,為企業受理里水鎮菁英人才認定申報129份,努力實現企業服務“零跑腿”。
“服務企業沒有止境,只要是有發展性、引領性和龍頭帶動作用的企業與項目,里水一定全力支持建設。”鄧秀娟表示,接下來里水招商部門還將牽頭成立工作小組,專門服務5家企業項目建設,全力以赴幫助企業排憂解難,讓企業盡快建設盡快投產。
“五個企業項目的集中落地,很好地彰顯了里水的‘商聚力’,以及政企攜手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營商理念,也印證了政企同頻共振,能夠破解當下經濟轉型升級難題,闖出一條新路。”里水鎮黨委副書記、鎮長候選人余海生說,未來,希望五家企業繼續在里水安心發展,強化研發創新,提升產品、服務品質和工廠的智能化、綠色化水平,開展美企行動,在新賽道實現新發展。